跳到主要内容

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WMSDs)和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基础内容

前言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现状

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简称WMSDs)一类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是因在工作中接触了超负荷的负重,重复性操作,别扭的姿势以及振动等因素所导致或者加重的肌肉、肌腱、韧带、骨骼、神经和周围血管神经组织的损伤,背痛,颈部肩部疼痛,腕管综合症是常见的表现形式。

信息

肌肉骨骼疾病包括150多种影响个人运动系统的疾患,其涵盖范围从突然出现的短暂问题(如骨折、扭伤和拉伤),到功能持续受限和残疾等终身疾患。

肌肉骨骼疾病的典型特征是疼痛(通常是持续疼痛)以及行动能力、灵巧性和总体功能受限,工作能力降低。肌肉骨骼疾病包括以下疾病:

  • 关节问题,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
  • 骨骼问题,如骨质疏松症、骨质减少症、脆性骨折、创伤性骨折;
  • 肌肉问题,如肌肉减少症;
  • 脊椎问题,如背部和颈部疼痛;
  • 身体多个部位或系统的问题,如肌肉骨骼局部和广泛的疼痛和炎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血管炎等,例如全身红斑狼疮)。

一些数据

  1. 美国劳工统计局(BLS): 根据 BLS 最新数据,2021 年-2022 年间,有 502,380例MSDs 导致损失工作日(LWD)一天以上,年发病率为 10,000 名 FTE 工人中有 25.3 病例。跟当年的统计的因病外出的病毒(包括 Covid-19)造成的比例差不多(每 10000 名有 28.2 起)。
  1. 欧盟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EU-OSHA): EU-OSHA的报告指出,肌肉骨骼疾病是欧洲工作场所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超过60%的职场工人受到此类疾病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包括重复性动作、不良姿势、过度负荷等,这些都与人机工程风险密切相关 。

  2. 国际劳工组织(ILO): ILO估计,全球约有25%的职业病属于肌肉骨骼疾病,且许多都因不良的工作环境设计和设备布局引发。在高风险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办公室工作等),这一比例甚至更高 。

我国法定职业病中的肌肉骨骼疾病及现状

我在《一图读懂《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修订历史》中提到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修订中,计划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列入。

十、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

1.🆕职业性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

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拟从由原来的其他分类移动到这个分类

实际上,国际劳工组织在 1980 年发的第 121 号公约就已经把肌肉骨骼疾病纳入,并在 2010 年的时候进行细分,包括开放性条款,已经有 8 类。分别为:

2.3.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 肌肉骨骼疾病

2.3.1. Radial styloid tenosynovitis due to repetitive movements, forceful exertions and extreme postures of the wrist # 腕部的重复性运行、用例和极端姿势所致的桡骨茎突腱鞘炎

2.3.2. Chronic tenosynovitis of hand and wrist due to repetitive movements, forceful exertions and extreme postures of the wrist # 腕部的重复性运行、用例和极端姿势所致的手和腕部慢性腱鞘炎

2.3.3. Olecranon bursitis due to prolonged pressure of the elbow region 长时间肘部压力所致鹰嘴滑囊炎

2.3.4. Prepatellar bursitis due to prolonged stay in kneeling position 长时间跪姿所致髌骨前部滑囊炎

2.3.5. Epicondylitis due to repetitive forceful work 肌肉重复性用例工作所致上踝炎

2.3.6. Meniscus lesions following extended periods of work in a kneeling or squatting position 长时间跪姿或者蹲姿工作所致半月板损伤

2.3.7. Carpal tunnel syndrome due to extended periods of repetitive forceful work, work involving vibration, extreme postures of the wrist, or a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长时间重复性肌肉用力工作、工作中接触振动、腕部极端姿势,或者三者相互组合所致的腕管综合症

2.3.8. Other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items where a direct link is established scientifi cally, or determined by methods appropriate to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ractice, between the exposure to risk factors aris # 以上未提及的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经科学证实或采用符合国情和实践的方法确定与暴露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直接关联的

从对比来看,拟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仅增加了*职业性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这一条,从字眼上看,只是腕部重复作业用力作业制造业工人

提示

虽然肌肉骨骼疾病现在大部分都不能诊断为职业病,但是如果有明确的证据确认是与工作相关,特别是受到外力的导致的急性伤害,是可以作为工伤进行管理的。

所以,我们的路还很长,主要是因为肌肉骨骼疾病的原因很多,除了工作,日常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我们没有必要过于纠结是否被纳入,💯%健康安全和**⭕伤害**才是我们追求。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前期的预防来降低与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呢,答案是肯定的。人机工程评估和控制是一套比较科学的方法,甚至可以在新项目中做好前期的预防。避免出现人机工程伤害。

人机工程和肌肉骨骼疾病

人机工程评估(Ergonomic assessment)是一套成熟的科学的方法对人机工程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人机工程伤害的方法。

WMSDs是人机工程伤害的一大部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的WMSDs都是由于人机工程因素造成的。

伤病,一般情况,急性的称之为伤(Injury),慢性的称之为病(Disease或 Disorders),我们从安全角度去理解,他们都是一样的。所以,WMSDs 和人机工程伤害之间关系如下:

image-20241028165129851

人机工程导致的WMSDs 在工业场所是最多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在未来我的文章中,关于人机工程学领域,我们只考虑与人机工程有关的WMSDs

人机工程系统成功的 5 个要素

国家层面对人机工程和WMSDs 都有那么多的困难,那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讲,就更加不易。那如何系统性的获得人机工程的成功呢。

Ergoweb 认为,需要 5 个要素

要素 1: 制定一个明确的程序,以减轻现有作业的风险。

一个足够好的人机工程学过程的起点是一套好的程序,用于识别当前或即将要投入的工作场所的作业进行识别,并用于改善和预防,人机工程程序遵守安全管理原则,即以下三步骤:

步骤 1:识别潜在的人机工程问题

人机工程问题一般包括过高的负重,别扭的姿势和重复性工作组合引起的,其他比如接触振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也是造成人机工程的问题。方法有很多,一般包括

  • 培训员工和他们主管协助识别
  • 使用人机工程检查表,在安全检查时观察或专项检查
  • 与员工沟通,寻找一些比较难以完成的任务或可能造成的伤害

步骤 2:评估人机工程风险

寻找合适的人机工程评估的工具,对已经识别出来的人机工程的一些作业(需要分解到每个可能的动作)进行评估。

一套好的适用于组织的评估工具非常重要。

信息

这是非常重要且繁琐的一项工作,在这里暂时不展开。大家可以先行参考国家标准进行。

  1. 《人类工效学 手工操作 第一部分:提举与移送》(GB/T 31002.1-2014)
  2. 《人类工效学 手工操作 第二部分:推和拉》(GB/T 31002.2-2014)
  3. 《人类工效学 手工操作 第三部分:高频次和低负荷操作》(GB/T 31002.3-2014)

步骤 3:控制人机工程风险

最有效的人机工程风险就是集中在工程控制上——改变工作的环境,降低风险。

提示

硬件的投资,往往是高成本的投资。人机工程改善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由于成本的原因被搁置,但人机工程的改善,一般会带来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以及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大家在投资方面,需要进行多方面论证,得到雇主的支持。

要素 2 确保新的设备和工具符合人机工程要求

这是新项目和变更管理的部分,有效的人机工程学在新产品和新工艺导入或在有新的变更时建立在人机工程的设计准测,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让这些准测得到落实,达到组织可接受范围。

一般情况,在设计阶段开始考虑是最为经济最为有效的方式。一旦开始组装和使用,就会变得困难和高成本。

人体工程学设计不能完全解决笨拙的姿势或重复的动作等问题。特别是重复动作的内容,往往需要平衡自动化困难程度以及成本上的可行性。

一般来说,使用检查表进行识别而是进行评估,被用来确保新工具和设备的人体工程学可接受性。这个检查表一般包含:

  • 使用力量的要求(负重,推拉)
  • 手动工具的设计要素
  • 工作时的高度(这点要注意,我们人员的平均身高不及欧美人员)
  • 操作的距离
  • 身体和操作人员手部的距离

要素 3 让作业人员参与人机工程工作

有效的人机工程程序关注 2 件事

  1. 降低当前操作中的人机工程风险
  2. 确保新的设备和工具在人机工程学风险是可接受的

同样重要的事,这些活动有作业人员高度参与的情况下事非常重要的,是成功完成人机工程系统的重要引擎。作业人员在他们的工位上是非常了解的,人机工程风险直接影响的也是他们。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以下方面内容:

  • 培训作业人员认识和报告工作中的人机工程的内容
  • 包括跨职能的团队,负责现场实施人机工程的流程
  • 与作业员访谈,了解作业中不舒服姿势(动作)以及比较困难的内容
  • 在改善的过程中,获得作业人员的反馈
  • 作业人员参与新产品和工艺的设计,从始至终的审核

同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 跟作业人员交流的时候,要用在工作中的术语,而不是人机工程的专业术语。比如,你想问他你会不会感觉手疼,而不是问他你的腕管有没有受到伤害?
  • 尊重员工,多倾听,把员工当做专家。
  • 员工有贡献时,应该提供反馈,让他们知道这个产品或工具的设计有他们一份功劳。
  • 如果员工提出问题,应该进行及时回复。员工退出“群聊”的主要问题是,你总是要我提问题,我却听不到任何消息。——其他的安全管理或日常管理也是如此。

要素 4 系统性的持续改善

所有的安全管理问题都一样,都是非一次性工作。如何长治久安,就需要持续改善的文化,不管是使用六西格玛管理还是精益生产,还是定时的安全检查-改进项目,都是非常好的工具,只有将人机工程的 DNA 注入到正常的运行流程去,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

要素 5 赋能各部门对应职责

如果系统性的持续改善,是纵向到底,那赋能各部门对应的职责就是横向到边了。

有效的人机工程程序应该将职责分配到整个组织,两个关键的角色是公司级别的人机工程的负责人(一般是 EHS 的主管人员)和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人。

展望

这片文章看起来很长,其实,对于人机工程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或许连开始都还不算。因为人机工程设计到的内容很多,方法也不尽相同。

这里只是用 WMSDs 作为一个引子,重点的重点也是基础的基础就是识别和评价,以后的文章会逐步的展开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