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听力损失:噪声和化学品

关键信息
  • 听力损失与多种因素相关

  • 职业性噪声聋是永久性的,但是可以预防

  • 噪声不仅仅对听力系统有害,还会影响心脑血管系统,最终影响到个人健康,生活质量以及工作。

重要事实
  • 到2050年,预计将近25亿人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至少7亿人需要听力康复。
  • 不安全的用耳习惯使超过10亿青年面临永久性听力损失风险,而这本可避免。
  • 只需每人每年不到1.40美元的额外投资,就能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耳和听力保健服务。
  • 在10年时间里,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获得近16美元回报。

——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人口的5%以上,即4.3亿人,需要康复治疗,以解决他们的残疾性听力损失(包括3400万儿童)。据估计,到2050年,将有超过7亿人,即十分之一人口,发生残疾性听力损失。

听力的损失可能是暂时的,但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个远比我们想象中会早一点,不打招呼的)就变成永久性的。但幸运的是,绝大部分听力的损失都是可以避免预防的。

生命周期的听力影响

从一个人生命周期甚至跨生命周期(遗传)都会对听力造成影响,但先天的影响能够施加影响(干预)比较困难,我们需要特别注重后天的保护。

全生命周期听力

以上图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

全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包括:

  • 耳垢阻塞
  • 耳部或头部受伤
  • 巨大的噪声/声音
  • 耳毒性药物
  • 与工作相关的耳毒性化学物质
  • 营养不良
  • 病毒感染和其他耳部疾病
  • 迟发性或进行性遗传性听力损失

与工作相关的一般包括噪声的影响以及化学品的影响(与工作相关的耳毒性化学物质)。

听力损失的影响

如果以上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听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包括:

  • 交流和语言障碍→社交孤立、孤独——没人愿意在费劲的跟别人沟通;
  • 认知能力下降——因为得不到或者少得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 安全问题——因为听不到或者听不清一些报警信号(如消防警报,汽车鸣笛)等;
  • 心理问题——听力不好的人更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
  • 就业问题——一些较体面的工作或者收入高的工作,可能会通过听力测试来筛选人。

📝总结:听力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径,从现在开始,必须保护好它。

按下表检测一下,你对应的是哪一级别?

👂听力损失分级以及对应的听觉体验

分级较好耳听阈/dB多数成年人在安静环境下听觉体验多数成年人在安静噪声下听觉体验
正常听力<20听力无困难听力无困难或轻度困难
轻度听力损失20~<35交谈无困难交谈可能困难
中度听力损失35~<50交谈可能有困难聆听或参与交谈有困难
中重度听力损失50~< 65交谈有困难
提高音量后美欧困难
多数情况下聆听或参与交谈有困难
重度听力损失65~< 80大部分交谈内容都听不到,提高音量后也有困难聆听或参与交谈特别困难
极重度听力损失80~< 95提高音量后也特别困难听不到交谈声
完全听力损失/全聋≥95听不到言语声和大部分环境声听不到言语声和大部分环境声
单侧听力损失好耳<20
差耳≥35
可能没有困难,除非声音靠近差耳
声源定位困难困难
聆听或参与交谈可能偶问题
声源定位可能困难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超过一定能量(没错,声音就是能量)的噪声会损害你的听力。主要考虑声音的大小,接触的时间以及噪声的特点。

按照我国的相关标准,等效声级超过 80dB(A)的工作岗位属于噪声岗位,限值是 85dB(A),同样也是等效声级。关于噪声分级管理或者是否属于噪声岗位的话题,请看 EHS-WIki中的另一篇文章《噪声岗位的界定以及分级管理》,要注意的是要考虑换算的过程。换算公式

Leq8=Lexp+10log10(Texp8)L_{eq8} = L_{exp} + 10 \cdot \log_{10}\left(\frac{T_{exp}}{8}\right)

式中:

  • Leq8 :8 小时等效声级
  • Lexp:实际接触声级——通过检测得到
  • Texp:实际接触时间

化学品和药品对听力的影响

工作时或者在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化学品(包括药品)会对听力系统的各个部位造成不同的损害。这些化学品我们称之为耳毒物或者“耳毒性化学物质”。

耳毒物引起的听力损失也是由接触的浓度,化学品的性质(毒性,吸收/作用方式),暴露时间决定。此外工作场所的振动,噪声等危害因素也会影响接触的结果,还有个人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耳毒物

  • 溶剂
    • 甲苯,苯乙烯,二甲苯,乙苯,三氯乙烯等
  • 金属和化合物
    • 汞化合物,铅和有机锡化合物
  • 窒息剂
    • CO,氰化氢及其盐,🚬烟草烟雾
  • 腈类
    • 3-丁烯腈、顺式-2-戊烯腈和丙烯腈等
  • 药品
    • 氨基糖苷类:所有的氨基糖苷类药物都有耳毒性。耳蜗毒性相对顺序: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存在某些线粒体基因突变的个体有遗传易感性,即使在接受低剂量氨基糖苷类药物时也会发生耳毒性。
    • 抗生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万古霉素和四环素。
    • 化疗类药物:常见的顺铂、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和氮芥。
    • 水杨酸盐类: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导致听力损失,但停药后可逆转。
    • 其他药物:抗疟药(如奎宁和氯喹)可引起听力损失和耳鸣,但与水杨酸盐一样,这些影响通常可逆。
特别需要注意

以上列出的耳毒性药物中,氨基糖苷类、大剂量静脉用袢利尿剂及化疗药物(如顺铂),可引起严重的听力损失。抗生素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听力损失通常从高频听力开始。持续使用这些药物时,听力损失会变得更加明显,甚至可能在停药后仍继续恶化,许多此类药物相关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永久性的。

是药三分毒,用药需谨慎

  • 农药
    • 敌敌畏,乐果,拟除虫菊酯等,非常多。

这些化学品可能会通过吸入,皮肤接触,误吞等方式进入人体,最终通过血液传播或者直接作用于听力系统。

风险控制

风险管控按照控制层级来避免听力受损。

图:耳毒物对听力系统影响控制层级

image-20241125084755026

使用控制层次防止听力受损

  • 尽可能避免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和接触耳毒性化学品;
  • 使用毒性小的替代;
  • 改善通风
  • 培训员工如何安全使用化学品
  • 配置 PPE 并培训员工如何正确使用
特别注意

大部分化学品在制定OEL(职业危害限值)时,并没有特别考虑耳毒性。有些暴露在低于现有的 OEL 下也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尤其是与噪声暴露相结合时。

了解化学品的耳毒性信息,请参考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毒理学信息部分以及参考相应的文献信息。

根据需要穿戴好 PPE,包括🧤,长袖🥼,护目镜🥽。佩戴合适的呼吸器🤿。

接触耳毒物的行业

  • 制造业,可能包括:
    • 金属制品
    • 机械
    • 皮革及相关产品
    • 纺织服装
    • 石油
    • 纸张(包括印刷品)
    • 化学品(包括油漆)
    • 塑料和橡胶制品
    • 家具及相关产品
    • 运输设备(例如船舶建造)
    • 电气设备、器具和部件(例如电池)
    • 太阳能电池
  • 矿业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 实用工具
  • 工程施工
  • 农业
  • 公安
  • 专业贸易承包商
  • 无店铺零售商
  • 小商店(体育用品、爱好用品、书籍)
  • 娱乐和回收行业的废物管理

同时接触噪音和耳毒性化学物质会比单独接触噪音或化学物质造成更大的听力损伤。接触化学物质噪音危害的工作活动可能包括:

  • 印刷 和 绘画
  • 建筑业
  • 制造业岗位
  • 加油工作
  • 消防
  • 喷洒农药

文章参考:

  1.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听力报告》
  2. 美国 CDC,NIOSH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